去年深秋,我背着三脚架在长老峰观日亭守到凌晨五点。当晨雾像牛奶般漫过赤红色岩层时,我终于明白为什么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把这里列为"此生必拍的十二个日出场景"。作为走过国内三十余处丹霞地貌的摄影发烧友,丹霞山自由行驿站周边那些藏在山径拐角的神秘机位,绝对值得用这篇攻略和你细细分享。
在景区导览图上标注的常规观景点之外,我推荐三个私藏机位:
上个月帮朋友修图时发现,很多人明明站在绝佳位置,却因为忽略这三个要素拍不出好片:
遇到带着单反相机的游客问我:"用手机能拍好吗?"当然!去年在九九天梯遇到位阿姨,她用华为手机拍出的星轨让我这个老法师都汗颜。记住这三个参数设置:
记得第一次来丹霞山时,我执着于寻找网上爆红的机位,结果在阳元石观景台挤了半小时只拍到路人后脑勺。后来发现往西走200米的云崖梯,既能避开人群,又能拍到岩石与梯田的层次交融。现在我的自由行攻略里必定标注这些替代拍摄点。
你以为秋天最适合拍照?其实四月雨季才是宝藏时段。去年清明在宝塔峰遇到阵雨,雨停后岩壁上流淌的细小瀑布,配合蒸腾的水雾,拍出了水墨丹霞的意境。记得给相机套上防水罩,穿防滑登山鞋——我在玉屏岩湿滑的石阶上摔坏过UV镜,这教训值三千块。
如果你计划深度拍摄,这些装备会提升幸福感:
最后分享个小彩蛋:在丹霞山博物馆背后的山径,藏着处形似外星飞船的岩洞。去年我在那里拍到银河穿过洞口的奇观,后来才知道这是地质学家私藏的星空观测点。要坐标?带上热茶来找我吧,咱们驿站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