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的滨江公园,江面升腾的薄雾模糊了轮渡的轮廓。我跟着晨练的宜昌人沿亲水步道慢跑,看对岸磨基山轮廓逐渐清晰,忽然理解了这个"三峡门户"城市的气质——既有大江大河的磅礴,又带着山城特有的烟火气。
乘坐216路公交直达三峡大坝旅游区,记得提前在"三峡大坝预约平台"小程序登记车辆信息。当坛子岭观景台的微风吹散暑气,五级船闸的工程奇迹在眼前展开,突然被栏杆上凝结的水珠吸引——这些来自葛洲坝建成前的江水标本,凝固着30年的时空。
在宜昌东站旁的客运中心搭上10-1路城际公交,车窗逐渐被青翠山壁填满。三峡人家景区里,龙进溪的土家幺妹正在吊脚楼上晾晒扎染,乌篷船头红伞飘过时,艄公的山歌惊起白鹭——这场景让人恍惚走进水墨长卷。
驱车2小时抵达清江画廊,当渡轮划破孔雀蓝的江面,我才明白何为"八百里清江美如画"。在武落钟离山码头下船,沿着土司城斑驳的石墙行走,转角遇见卖鲜榨橙汁的婆婆——她身后正是伦晚脐橙种植园,空气里漂浮着柑橘清香。
在万达广场旁的福绥路夜市,我发现本地人吃萝卜饺子要配绿豆汤。卖炕土豆的大叔告诉我,他家的秘制辣椒酱里加了橘皮——这或许解释了宜昌小吃独特的回甘。当江轮鸣笛声再次响起,我知道胃和心灵都装满了三峡的馈赠。
回酒店前特意绕道解放路,二十年前的百货大楼改造成的文创园里,年轻人正在举办三峡石画展。那些被江水冲刷千年的纹路,此刻在霓虹灯下讲述着新的城市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