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机降落在仁川机场时,我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。微信群里沈阳老乡发来语音:"大妹子你到没?明洞那家辣鸡爪店可得帮姐带两包调料!"看着身旁导游举着"安心游"小旗子冲我微笑,突然意识到这次选择的半自助游模式真是选对了——既能跟着专业团队搞定交通住宿,又能随时开启"沈阳老铁逛首尔"的自由模式。
在桃仙机场候机时,遇见同样去韩国的王阿姨正在手忙脚乱填入境卡。她拉着我抱怨:"闺女你说这跟团游咋还要自己准备转换插头?"这提醒我整理出必备清单:
1. 电子套装:韩国电压虽与国内相同,但圆形插座需转换头(某宝9.9包邮款就够用)
2. 交通神器:提前下载KakaoMap搭配有道翻译官,地铁站遇到韩文指示牌时,相机对准就能实时翻译
3. 吃货锦囊:沈阳人熟悉的西塔街韩餐老板告诉我,带点孜然粉能拯救某些过于甜辣的当地菜
旅行第三天,当团队游客被大巴拉去免税店时,我却在弘大街头发现了新大陆。跟着手机地图钻进巷子里的定制工坊,亲手做了个韩式发簪。店主听说我来自沈阳,居然用蹩脚中文说:"我姥姥是丹东人!"这种意外惊喜,正是半自助游的魅力所在。
千万别小看跟团行程中的"购物环节"。我们的导游老金是延边人,在去南怡岛路上偷偷告诉我们:"等会进人参馆,你们试吃完就去二楼休息室,那里WiFi快还能拍到汉江全景。"果然,当其他游客在听产品讲解时,我们几个沈阳来的已经喝着免费柚子茶,修好了九宫格朋友圈美图。
在东大门夜市砍价时,我习惯性蹦出句:"能再让点不?"摊主大姐眼睛一亮:"你沈阳的吧?"原来她在西塔打过工,最后不仅给了骨折价,还推荐了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酱蟹自助餐厅。这种他乡遇故知的温暖,让手机里的翻译软件都失了业。
最后一天在明洞,遇见自由行的小年轻吐槽:"交通费比沈阳打车贵三倍!"暗自庆幸选了半自助游——团队包了机场接送和跨市大巴,自己只需用T-money卡刷市内交通。算下来比纯自由行省了1200元,正好够在广藏市场连吃三天生拌牛肉。
值机时翻看相册:既有跟着团队在景福宫穿韩服的正经游客照,也有半夜在便利店和沈阳老乡偶遇的搞笑视频。空姐递来入境卡时笑道:"欧尼这次是第几次来韩国了?"我扬了扬手里攒的三十多张咖啡厅积分卡,突然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沈阳人选择这种游刃有余的旅行方式——既能享受说走就走的自由,又不必在异国他乡独自面对突发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