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有什么吃的或者玩的可以带回去

时间:2025-07-09 07:03 人气:0 编辑:春暖旅游网

广州有什么吃的或者玩的可以带回去

以粤菜为主的广州饮食早已扬名天下。也不知是始于清代还是民国时,民间流传一首概括一生理想的幽默民谚:“生在苏川,住在杭州,食在广州。”这是说,苏川姑娘美,童年依偎于此,自是快事,故生在苏州好;杭州风景佳,居住于湖光山色之间,心旷神怡,故住在杭川妙;至于广州,名莱美点丰富,茶楼酒肆林立,想食什么都可以如愿,故食在广州当然惬意。这首全国流行的民谚,道出了“食在广州”之誉闻名海内外!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,惟独饮食文明和饮食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,只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早在上个世纪之初,中国近代革命家孙中山曾自豪地说:“饮食一道之进步,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。”我国在国际上被誉为“烹饪王国”。而广州饮食则可以称得上是“烹饪王国中的烹饪王国”,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“美食天堂”。

  广州地处亚热带,濒临南海,四季常绿,物产富饶,可供食用的动植飞禽物种繁多,蔬果丰茂,四季常鲜,给饮食烹饪提供了广阔的天地。唐代,广州饮食用料之博杂已闻名宇内;烹任制作技术也形成多样化、精细化的特点。明清时珠江三角洲富庶,中心城市广州更为兴旺;讲究饮食之风盛行,使广州饮食更为丰富多彩。近代商贸繁荣,中外交往频繁,更为广州饮食市场拓宽了空间。漫长的岁月,使广州人既继承了中原饮食文化的传统,又博采外来烹饪技术精华,根据本地的口味、嗜好、习惯,不断吸收、积累、改良、创新,从而形成了菜式繁盛、烹调工巧、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,近百年来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的饮食文化。到现在,广州的饮食无论出品的数量、质量,酒楼食肆的数量和规模,抑或是饮食环境、服务质量,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,在国外也享有盛名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广州的饮食店档已发展到2万家以上,餐位超过100万个,从业人员近150万人,平均日接待人数近200万人次,年营业额500亿元以上。

  每一个初到广州的人,都会对“食在广外”的特色感受殊深:

  首先,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广州人好食,饮食业异常兴旺。无论家庭用餐还是茶楼酒肆,广州人对饮食都十分重视和讲究,以敢吃能吃善吃会吃巧吃闻名。广州人在外用餐年均支出高达1752元,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接近40%,也就是说广州人一年伙食费拿出4成上酒楼。这一比例远远高出国内其它大城市。可以说广州人好吃,也有本钱吃。广州人好吃而且有本钱在外用餐,造就了长盛不衰的饮食业,广州的饮食业在广州的所有行业中,总是保持着高昂的景气指数,甚至还拉动别的行业指数上升。

  第二,食肆多,密度大,各种档次都有,中外各地风味兼备,并且日夜供应,非常方便。您站在广州城任何一个地点,方圆不到500米的范围内至少都有十数种以上不同档次、不同风味和形式的饮食可供挑选。早在清朝道光二年(1822年)就有文记道:“(广州)西关尤财货之地,肉林酒海,无寒暑、无昼夜。”总之,广州饮食的这种方便和繁华,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绝大部分城市难以比拟的。难怪,许多广州人移民出了国,甚至是短期出差在外,也十二分的怀念家乡,特别想念家乡的多姿多彩的饮食。一句话,食在广州,魅力无穷。

  第三,粤菜莱点种类数量最庞大,而且几乎天天有新菜新点推出,以满足口味挑剔的食客。1956年夏季,广州举办了“名菜美点展览会”,当时市面出售的菜式就有5457种,点心825种,小食数百种。款式品种之多,已令当时来自中外的同行叹为观止。经过40多年的发展,现时已远不止此数了,所以,从来没有一位厨师敢夸海口,说自己懂得制作全部广式菜肴名点。

  粤菜、食在广州的强大生命力还在于其永不休止的创新和多变。在广州,人们经常可以看到,许多食肆以新的原材料来招徕食客,经常有“最新运到加拿大象拔蚌、北极贝”、‘澳洲皇帝蟹、深海龙虾”、“美国牛仔肉”等横幅悬于酒店外。每隔一段时间,厨师就以新原材料、不同的配搭来创制一些新的菜式,市面上也常常掀起一些新的饮食潮流。不久前才兴起的莱式,很快就被另外一些菜式所取代,这种推陈出新的情况举不胜举。

  第四,广州的饮食十分注意饮食的环境、格调和文化品位。广州的酒楼饭店餐厅,大多装修得美轮美奂,布置得格调高雅,或具中式古典美,或具西欧浪漫风情,或具民族特色。酒楼饭店厅房的陈设、菜式食品的命名、服务员的服饰设计、门口的特色楹联等等,无不流露出高尚的岭南饮食文化的品位。目前已列人《世界建筑史》(英国版)的37座中国建筑中,广州的饭店建筑就占了4座:广川矿泉别墅、东方宾馆、白三宾馆、白天鹅宾馆。

  在海外,“食在广州”已不仅仅是一种赞誉,而且还是一种招徕食客的旗帜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在世界五大洲中,都有中国餐馆,如在美国有中国餐馆近万家;英国有5千多家;法国、荷兰各有两三千家;日本不下数千家。其中,粤籍华人经营的粤菜馆占6O%以上,有的干脆打出“食在广州”的招牌,以示粤式菜肴点心的正宗 !!!

广州有那些当地特色美食?

莲藕饼,将莲藕刨丝,配上冬菇粒、虾米等配料。拌匀后,将其制作成圆形饼状并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,就成为甘香可口的家乡小吃。

煎芋饼,芋头去皮煮熟后磨成茸,加入鲮鱼肉茸、虾仁、芫荽、葱粒等配料拌匀,用饼模刻成饼状,在油镬中煎至金黄色即成。芋饼皮脆馅香,是番禺地道的风味小食。

鸡仔饼 ,广州名饼鸡仔饼,原名“小凤饼”,据说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,其成为名饼却在半个世纪之后,广州河南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,制饼师傅急中生智,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,并大胆地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、菜心混合为馅料,再调以南乳、蒜茸、胡椒粉、五香粉和盐,制作出甜中带咸、甘香酥脆的新品种“成珠小凤饼”来,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。小凤饼形状像雏鸡,故又称鸡仔饼。其后,又进一步改进,务求精制巧作,并改进包装,罐装或盒装,远销东南亚。

沙河粉 ,为特制的薄片粉。产于沙河镇。产品洁白透明,体薄柔韧,爽滑可口,烹调方便,可荤可素。既可作街头小食品,又可作正餐主食,可汤、可炒,或与调料生拌,若拌以肉丝之类,其味更佳。

绿豆酿莲藕 , 万顷沙农副产品相当丰富,由新鲜的本地农副产品制成的美食就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番禺新垦莲藕个头大且很粉,是当地一大特产。不少酒家就用它制出特色菜,吸引了不少食客从广州、港澳慕名而来。其中,莲藕炆火腩、莲藕炆鸭肉、南乳炒藕片都是当地的名菜。最特别的一款是绿豆酿莲藕,厨师先把绿豆煲熟去皮,再把它酿到莲藕洞中去,加上特别配料把莲藕煲淋即可上碟。这道菜粉中带香,美味可口。

海鲜河鲜 ,遍布南沙的海鲜、河鲜食肆,向来是广州人觅食的好去处。在万顷沙的十八涌等地,海鲜食肆可谓成行成市。这些食肆多半是倚水而建的一片吊脚竹楼,或干脆就做成一条渔船形状,不少客人喜欢露天而坐,风凉水冷,别有一番情趣。食肆里,各式海鲜河鲜应有尽有,价格往往比广州便宜一大截。在这里还可吃到广州难得一见的美味。

虾饺 ,虾饺是广州的传统美点。其特点是;清鲜味美、爽滑而有汁。在制作上较为讲究,将澄面、生份制成虾饺皮;鲜虾洗净去壳吸干水分压烂搅拌成肉胶,肥肉切成细粒,用开水烫至刚熟,再用清水浸过,使肥肉既爽而又不致出油;加入鸡蛋白、细笋丝、味粉、麻油、胡椒粉等配料,经冷冻后制成虾饺蒸熟。虾饺片薄而半透明,皮内鲜饺馅料隐约可见,形似一梳香蕉。由于外形美观,味道鲜美爽滑,美味可口,深受海内外食客赞誉。近十年推出的鸡粒虾饺、蟹黄虾饺等新品种更受食客的青睐。

蒸肠粉 ,一种米制品,又叫布拉蒸肠粉。肠粉亦称卷粉、猪肠粉(因形似猪肠),现小食店、茶楼、酒家、宾馆均有供应。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蒸成薄皮,分别放上肉类、鱼片、虾仁等,蒸熟卷成长条,剪断上碟。肠粉成为不少广州人早餐必选的食品,它白如雪、薄如纸、油光闪亮、香滑可口。 烧腊 ,烧腊一般指烧烤、卤渍、腊制的肉类食品。厂式烧腊历史悠久,外形美观,风味独特。据传唐朝以前,便在京都腊味基础上。创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腊味。唐宋时期,阿拉伯人、印度人又将灌肠食品传入广州,广州厨师们进一步将灌肠制作方法与本地腌制肉食的方法相融合,创作出“中外结合”的广式腊味,名扬海内外。生产烧味的著名厂家店铺,清末时有孔旺记,其脆皮烧乳猪当时已闻名广州;生产腊味的著名厂家在民国时则有皇上皇、八百载、沧州等,这几家名牌店铺一直保存至今天。

烧骨 ,来了花都,不吃烧骨就真是“走宝”了。所谓烧骨,是选用上等的猪脊骨,经多种配料腌制,再用木炭暗火烧烤而成的。用烧骨煲粥、煲汤食用,可以起到降火作用。另外,还可以用来与冬瓜、南瓜、萝卜等制成各种瓜菜;或者用微波炉加热即可食用。建设北路的云海阁可是在这里数一数二的“烧骨”店,15元/份的烧骨例牌一直热销。花都人似乎对排骨情有独钟,除了烧骨,这边还有很多款“排骨菜”:台湾菜“南乳火局排骨”,用南乳酱调味,避免酱烧骨的油腻和热气;“好味骨”,小块小块的排骨经腌制后,炸得香脆可口,散发出香甜的蜜糖味和淡淡的蒜味;蝴蝶骨肉比较厚,以蜂蜜和黑胡椒调味,颇有中式牛扒的架势。

干蒸烧卖 ,干蒸烧卖是广州人喜欢的茶楼传统早点之一。它用薄面包裹半露的肉馅料蒸熟,色鲜味美,爽口不腻。各茶楼、酒家均有出售。干蒸烧卖有猪肉干蒸烧卖和牛肉烧卖两种。其中牛肉烧卖的历史有七八十年之久。

炒田螺 ,田螺与石螺不同,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。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,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辣,辣中带甜的怪味。这一怪味,不但南方人喜欢,连北方人、港澳同胞以及外国朋友都十分喜欢,常常在街头小食档(也可在高级宾馆酒楼里),围着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尝紫苏炒田螺。炒时,还可放上辣椒、葱或蒜、豆豉、盐等调味料品,使其味道更佳

东江鱼包 ,鱼起肉去骨,将鱼肉刮成肉碎,摔打成鱼滑,配上上好腊味便是馅料。鱼皮包也是用鱼滑烘烙而成,久煮不烂。吃鱼包,可以试试要一个火锅汤底,再要些鱼包、鱼头、鱼蛋、鱼皮等,即时点火开煲。鱼包的美味名不虚传,鱼头也不逊色,鲜而不腥,鱼皮爽口,鱼蛋弹牙。

蚬汤 ,石滩有很多蚬,可以做成一桌蚬宴,而其中最经典的一道菜,是蚬汤。一煲小小的蚬汤就需要一大堆的蚬才能煮成,实属矜贵。 香滑鱼球 ,“香滑鱼球”是广东传统名菜。所用鲈鱼肉本是长方形块状的,之所以称球,是因为原来的做法在鱼块上刻有刀花,熟后,鱼块自然弯卷,微有球形之故;近年有所改变,已不刻花,这样,鱼块熟后就不出现球状,但人们仍习惯以鱼球称之。成菜嫩滑鲜香,故名“香滑鲈鱼球”。

脆皮烧鹅 ,长期以头牌巨星占据粤菜菜谱的广州烧鹅,虽走遍了街头巷尾,然而想品尝一只即烧即食、皮脆肉香的烧鹅,也非易事。酒楼和烧腊档贩售的烧鹅,有时热气腾腾地被捧上餐桌,由于经过微波炉的“二道加热”,“脆皮”两字也变得牵强了

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

Copyright © 2024 春暖旅游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-2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