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永县位于中国湖南省永州市,而上甘棠古村则是江永县的一个古村落。根据公开资料,上甘棠古村的海拔大致在250米左右。请注意,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值,具体的海拔可能会有所变化。
驾车路线:全程约13.1公里
起点:上甘棠村
1.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,行驶1.3公里,左转进入S325
2.沿S325行驶4.0公里,左前方转弯
3.行驶6.8公里,左前方转弯
4.行驶580米,到达终点
终点:勾蓝瑶寨
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层铺镇。汉武帝元鼎6年(公元前111年)在上甘棠设置谢沐县治,属苍梧郡,历经700余年,至隋文帝开皇9年(公元589年),撤谢沐县,与营浦县合并设永阳县,县治搬离上甘棠。整个村落依山傍水,座东朝西,东靠屏峰山脉,村前环绕清澈的谢沐河,形成极好的风水闭合。上甘棠村民居大部分为晚清建筑,高大的风火墙,严整的纵深布局,考究的中轴对称,大面积的青水墙面,冠以起伏变化的白色腰带,缀以门庐、漏窗,上房屋四周突起的马头墙,具有典型的湘南建筑特色。
guó fēng · shào nán · gān táng
国风·召南·甘棠
bì fèi gān táng , wù jiǎn wù fá , shào bó suǒ bá 。
蔽芾甘棠,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。
bì fèi gān táng , wù jiǎn wù bài , shào bó suǒ qì 。
蔽芾甘棠,勿剪勿败,召伯所憩。
bì fèi gān táng , wù jiǎn wù bài , shào bó suǒ shuì。
蔽芾甘棠,勿剪勿拜,召伯所说。
解释翻译[挑错/完善]
译文一
梨棠枝繁叶又茂,不要修剪莫砍伐,召伯曾经住树下。
梨棠枝繁叶又茂,不要修剪莫损毁,召伯曾经歇树下。
梨棠枝繁叶又茂,不要修剪莫拔掉.召伯曾经停树下。
译文二
郁郁葱葱棠梨树,不剪不砍细养护,曾是召伯居住处。
郁郁葱葱棠梨树,不剪不毁细养护,曾是召伯休息处。
郁郁葱葱棠梨树,不剪不折细养护,曾是召伯停歇处。
甘棠赏析
《召南·甘棠》的主旨的表现和深化体现了中国的诗含蓄的特点。《尚书·大传》卷三有言曰“爱人者 ,兼其屋上之乌” ,谓爱其人而推爱及与人有关的人和物。《召南·甘棠》诗里的“蔽芾甘棠 ,勿翦勿伐 ,召伯所茇” ,就是一种爱屋及乌的表现方式。 在这首诗里 ,树竟如此可爱 ,那与之有关的召公就更加可敬可爱了。但这并不是一种平常的爱屋及乌 ,而是一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。在这首诗里 ,人们爱着召公曾经休息过的这棵甘棠,而对那个仁民爱物的召公的爱就不待言说了 ,而召公的品质也在这实在的甘棠之爱里让人生出了无限的遐想 ,真可谓“不著一字 ,尽得风流”。这就是以实写虚。
全诗三章,每章三句,全诗由睹物到思人,由思人到爱物,人、物交融为一。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,从不要砍伐、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,可谓爱之有加,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。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,再说明其中原因,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。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,物象简明,而寓意深远,真挚恳切,所以吴闿生《诗义会通》引旧评许为“千古去思之祖”。
注释出处[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.guoxuemeng.com]
⑴召(shào)南:《诗经》“十五国风”之一。召,地名,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。
⑵甘棠:棠梨,杜梨,落叶乔木,果实圆而小,味涩可食。
⑶蔽芾(fèi):树叶密集细小貌。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。
⑷勿:不要。翦:同“剪”,伐,砍伐。
⑸召伯:即召公奭,姬姓,封于燕。茇(bá):草舍,此处用为动词,居住。一说通“废”,舍,作动词。
⑹败:伤害,毁坏。
⑺憩(qì):休息。
⑻拜:拔,攀爬毁坏。一说屈,折。一说通“扒”,挖掉。
⑼说(shuì):通“税”,休憩,止息。
在老汽车站坐江永至粗石江的车,车费5块,大概40分钟的样子,跟师傅说你在上甘棠下车,他会叫你的,下车之后沿着水泥路再走20分钟的样子到,千年古村,很值得去的哦,记得下午5点半之前到下车的地方等车回县城,有时候客少的话5点半是最后一趟车。
祝你玩得开心。
在江永老汽车站,坐往夏层铺,桃川方向 的车,在下甘棠路口下